📜花桩:从一个小女孩拎起裙摆,来讨论“使用道具”规则
2022-9-2
| 2023-9-4
0  |  0 分钟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pdated by
Sep 4, 2023 04:55 PM
 
 
首先声明,本文的内容,都只是讨论。
讨论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能更好执裁,而不是为了讨伐过去的判罚。

001

上周,一个少儿的花桩比赛视频,在裁判员军团群里引起了关于使用道具辅助表演的讨论。
视频中,音乐响起以后,小选手双手提着自己的裙摆向裁判席弯腰行礼后,放下裙摆,开始表演。
表演结束后,这个拎起裙摆的动作,被判为“使用道具”,于是成绩无效。
花桩比赛中,道具相关规则:
5.4.3 不允许使用道具;
5.4.5 运动员在表演中有意从身上拿掉服饰用品或抛出,将视为使用道具;
5.9.6 罚分明细表:使用道具,取消成绩;
就像以前的无数次讨论一样,问题聚焦在:
  • 怎么定义道具?
  • 怎么判定“使用”道具?
就像以前的无数次讨论一样,讨论没有结果。

002

很久很久以前,自由式的比赛不限制使用表演道具。
那时在比赛中,可以看到丰富的表演道具,比如长笛、小提琴、魔术道具、鲜花、农药喷洒器,等等。
有一次比赛,一位选手背了一把吉他上场,在表演过程中,他把吉他砸向地面,一阵轰鸣,吉他被砸断了。
裁判和观众们目瞪口呆,还以为出现表演事故了。
2012年,全国赛在江苏海安举行,来自湖南的选手廖杰,扮演一位特种兵,持一把道具C-F-Qiang上场,在背景音乐的配合下,成功将大家带入场景,最终他获得了成年组冠军。
notion image
在那年的丽水世锦赛上,廖杰再次演绎了这个表演。
在获得来自全球各地玩家的掌声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质疑:这种行为,会不会演变为道具比拼,而且这种表演效果,不是比赛追求的效果。
比赛,评判的是轮滑技术的表现,和基于技术的艺术表演。
而在比赛中使用辅助道具,带来的是与轮滑技术无关的效果,可能因此带给运动员一种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下一年规则更新了,禁止使用道具。

003

在2013年的规则虽然限制道具使用,但是没有给出“道具”的明确定义和使用场景。
通常认为,如果一样物体可以从身上被拿下来,当它被拿下来的时候,就是道具了。比如帽子,比如眼镜,等等。
可是,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多年来,通过在不同的赛事中和欧洲、亚洲裁判们断断续续的沟通中,获得的信息,有时差别很大。
比如,那些可以拿下来的东西,有可能成为道具,那不能拿下来的东西呢?
比如袖子,通常不算道具
但是水袖呢?
notion image
亚洲的裁判员大多数认为这属于道具,而欧洲的裁判员大多认为这不是道具。
运动员着无袖、短袖、中袖、长袖,欧洲裁判和亚洲裁判(其实主要是中国裁判)都不会认为他们使用了道具。
但当袖子继续变长的时候,欧洲裁判仍然认为这不是道具,可是亚洲裁判开始慢慢犹豫了。
当袖子继续变长,长到一定程度时,欧洲裁判们坚持自己的意见,亚洲裁判们认为这是道具。
所以对亚洲裁判而言,当袖子的长度在某个模糊范围里,它就在“是道具”和“不是道具”中来回摇摆,直到袖子长到再也摆不回来。
又比如帽子,戴着不是道具
拿下来就是道具。
如果不拿下来,只是在头上转一圈呢?欧洲裁判大多不算道具,亚洲裁判算道具。
如果帽子上有饰品呢?一般也不会算道具。
但如果这个饰品很大,或帽子的造型奇特呢?比如,像这样:
notion image
欧洲裁判认为,如果这个帽子不会给选手带来危险,也不算道具,但是亚洲裁判大多算为道具。
所以,和袖子一样,在帽子上的附加饰品达到某一个尺寸范围内,或造型变化到某一个程度时,亚洲裁判们可能会犹豫。
除了帽子,其他如头箍、项圈、手环、戒指、手套等等所有穿戴式饰物,都会发生相同的状况。

004

时间来到2017年,全运会预选赛在浙江金华举办。
湖南选手廖杰再一次呈现了非常精彩的表演,如果不出意外……但意外还是出现了。
他在结束表演前,把外套的帽子拉起来,戴在了头上。
<video src="/Users/Lang/微云/Dalang/DalangNotes/待用图片/20220901-Prop-5.mp4"></video>
在那一刻,几乎所有的裁判相互对视了一眼:他使用道具了!
在这次比赛之前,裁判员经过多次技术讨论和学习,关于道具的认定,也把历史上在比赛中出现过的判罚过了一遍。
廖杰的这个动作,在之前虽没有出现过,但根据赛前的技术讨论,所有裁判都在第一时间认为,他“使用”了衣服,这是把服装当道具了。
于是这个表演的成绩被取消。
那以后,对于道具的判罚,几乎成了我心里的一种阴影。
而另一方面,也感觉到国内的比赛对于道具的判罚越来越严厉。
比如,运动员为比赛精心准备了好几个月,最后很可能因为在表演中拉了一下衣服,就被取消成绩。
所以,有人一脸困惑,这还是“自由式”轮滑么?
从国内最近这几年对道具的判罚案例来看,能引起裁判员的讨论的,大多和服饰有关。
尽管我们对于道具的定义仍然很模糊,尝试了多次,可总也无法穷尽所有的例子。
现在对于道具和使用道具的认定,大多依靠裁判长的现场认定和以往的判例。
每一次判为“使用道具”的案例,无论对错,都可能成为下一次比赛判罚的依据。

005

我尝试回到一些本质的问题上,来讨论关于道具的判罚。
自由式轮滑为什么禁止运动员使用道具辅助表演?
因为不希望道具给运动员带来在绕桩表演之外的不公平的优势。
比如,运动员上场的时候,如果拿了一把吉他辅助自己的表演。这把吉他必定会为其表演增添一些额外的效果,而这个效果无论谁都无法用绕桩技术来替代。
但如果,运动员上场时在手里抓了一根火柴呢?
它是如此之小,可能直到表演结束,都没人注意到运动员手上还有一个微型道具。
可如果他在表演中,拿着火柴,假装在鞋底划了一下,并假装点燃了,大家可能就会判定他用道具。
现在,再假设运动员并没有拿火柴,却用一根手指假装火柴来表演上面那个情节。
可是裁判席距离运动员那么远,从裁判席上可能看不清运动员用什么在表演,也就是,火柴并一定比手指有更多优势,
那么,在看到刚才那个情景的第一时间,你会判他使用道具,还是不判?又或者,你要先搞清楚运动员用的是火柴还是手指在表演 ,然后再决定是否判罚?
所以道具有时候可能并没有给运动员带来什么优势,反而有可能是劣势。比如手上拿了火柴,因此在设计表演手势时就受到了限制。
但是这些规则越灵活,带给裁判员的判罚难度就越大,所以干脆一刀切,比如可以拿来拿去的、没有固定在服装服饰上的物品,就是道具。

006

那么服饰呢?
一时不知道从哪里说起,那就回到本文开头那位小女孩。
小女孩轻轻地拎着两侧的裙摆,向观众鞠了一个躬,然后放下裙摆开始表演。这个行为被判为使用道具。
这可能表明了裁判的态度,选手拎起裙摆的动作,让她获得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如果同样的两位选手,穿一样的服装,表演一样的套路,两人的差别只在于一个人拎起了裙摆鞠了躬,另一个没有。
所以这两人的成绩一定有差异,拎了裙摆的选手,成绩一定明显高于另一位。
不然,为什么就被取消成绩了呢?
如果说,她在表演中利用了自己的服装……
那么,一位穿着长袖的运动员,在表演中举起手时,袖子滑落了下来,露出了手臂,我也可以判罚她使用了道具,因为她利用的自己的服装……
有一年,中宁国际赛,俄罗斯的小选手Sofia上场。
她戴着一副手套表演,一如既往的展现自己的高超技能和可爱。当她在表演中,两个手掌合在一起时,两只手套上的花纹评出一副醒目的图案
我没在现场,事后听其他人说的。
当时裁判席就有一点骚动,一些裁判认为Sofia使用道具。
可能后来没有判吧。我并没有继续追问,因为是否使用道具,由裁判长现场确认。
就像我之前说的,不论事后认为当时判罚是对还是错,这个判罚都可能会成为下一次比赛中的参考。
再换一个角度。
之前有选手上场时,把自己装扮成猪八戒,戴着有双大耳朵的帽子,穿上了特别的服饰,体现出一个大肚子。这个算使用道具么?
或者,把自己装扮成孙悟空?
notion image
也许会算吧,因为这种装扮,可能让他获得了不公平的表演效果……
如果照着这个思路走……
比如,一个盛装上场表演的选手,可能比一个穿着简单的服装的选手,有着不公平的表演效果;
比如,一个穿着飘逸长裙的女生,可能比穿着工装裤的女生,有着不公平的表演效果;
比如,一个留着长发的男生,可能比剪平头的男生,有着不公平的表演效果;
……
停!停!停!
Stop!

007

2017年全运会预选赛上的那个结束表演前的“戴帽子”判罚,无论对错,都是根据当时对“使用道具”的认识而做出的。
之后我问了俄罗斯、法国、意大利、韩国的裁判们的看法,他们的意见也并不统一。
由此可见,关于道具判罚的争议,需要更明确的说明。
甚至可能需要设置黑白名单,哪些情况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
但不管怎样,仍然希望,在决定选手的行为是否涉及使用道具的时候,能多从设立规则的本质去考虑,避免过度解读规则,避免出现运动员在比赛中碰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就吓得脸色发白的情况出现(这可是真实的发生在我面前的场景)。
大狼
匆匆于:2022.09.01

没有期望这篇文字能解决什么问题,但是希望能引出更多的思考。

Hi,我是大狼,如果本文对你有启发,欢迎留言、点赞和在看呀~~
 
原文可至我公众号链接:
 
聊规则
  • 花桩
  • 比赛申诉须知,含附件下载裁判长,我号码簿丢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