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桩:聊聊淘汰赛起点对“身体晃动”的判罚
2022-8-22
| 2023-10-1
0  |  0 分钟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pdated by
Oct 1, 2023 01:17 AM
 

引子

几乎每一次速桩比赛后,淘汰赛起点判罚都会是热点话题之一,对于规则和执裁的质疑声也有不少。
前几天有个裁判员给我发消息说:
“不同的人,对于速桩淘汰中所要求的“身体静止”的理解,差异很大。
一些体育老师出身的裁判员,对以下状况会举手判罚:
  • 肌肉抖动;
  • 眨眼;
  • 腿颤抖;
  • 手指动;
  • 身体微摇;
  • 轮子抖动;
  • ……
而一些资深玩家裁判员,则对上述情况不一定判罚。”
其实在不同的比赛中,或在同一场比赛的不同赛道上,甚至同一个裁判在不同的赛场上,执裁标准可能都不同。
还记得2021年的全国锦标赛上,因为事关亚锦赛的选拔,速桩判得很严,甚至一些多次在国际赛事上拿牌的运动员,都在起点被判罚了。

观察模式变化

在淘汰赛中,运动员听到第二声发令后,不得移动或身体晃动。
对于这一条规则,不同时期的执行不太一样。

早期

早期的淘汰赛,只有一位起点裁判。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起点裁判员,要同时观察相距4米的两位运动员,你会以什么方式观察。
下面是张三维视图。
你能看出悬在空中的硬币有几枚?
notion image
其实看三维视图时,就有一丢丢起点裁判的那种感觉。
比赛开始,起点裁判的视点落在两位运动员之间,那时视线微微失焦,但整个画面尽收眼底,一些微小举动也会立刻被感知到,只是可能无法在第一时间识别出是什么东西在动。
在这种高度专注的状态下,任何微小的动作都有可能让裁判员在第一时间举手判罚。
所以那时,境外的裁判员有时甚至会要求运动员“frozen”或者“freezing”……进入“冻僵”模式,尽量减少可能引起裁判误判的举动。

现在

现在的大型比赛中,起点裁判通常会增加到两位或更多,每位运动员都至少对应一位起点裁判。
这种一对一的观察模式,引起误判的元素就会减少很多。

规则的目的

但在大型比赛上,一般会要求判得更严一些。
于是,本来运动员的不明显晃动可能被忽略,大型比赛上,一点晃动都不允许。
但完全静止很难,因为:
  • 站立时的两点支撑,是不稳定结构:
  • 躬身曲体的预备状态是更不稳定的结构;
  • 鞋底有轮子;
  • 要呼吸;
  • 肌肉紧张;
  • ……
裁判员说,那不管,我照章办事,严格执裁。
其实,起点规则的目的,是希望运动员在公平的环境下出发,避免有人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对运动员起跑前的晃动判罚,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
所以,肌肉抖动、眨眼、手指跳动……不能让运动员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如果对此判罚,可能就是过度使用规则了(有时也会用“过度解读规则”的表达方式)。
可如果运动员身体确实晃动,又没有带来什么竞争优势,难道就不判么?
参考田径百米赛跑的起点“晃动”:
运动员身体晃动有两类情况:
  1. 如果枪响前后,运动员是连贯晃动出发的,就属于抢跑犯规;压枪起跑也属于这类。
  1. 如果枪响前后的身体晃动不是连贯的,这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失去平衡,裁判员不会判为犯规,只是召回。
不过,百米赛跑的起点判罚,是结合起跑器给出的运动员“离地反映时间”进行的,所以争议相对较少。
目前百米赛跑规则中,运动员如果出现起点犯规,将直接罚下,博尔特和刘翔好像都出现过这类情况。
而如果因为意外失衡造成了“不稳定起跑”,则将被召回,运动员还有一次出发机会。
而对于速度过桩来说,这两种情况的结果是一样的。
只要晃动了,就必然判为起跑违规。
notion image

关于规则

速滑起点判罚的争议好像不多。
速度轮滑的起点规则是:
速滑的发令:各就位、预备、鸣枪;听到“预备”后,运动员必须保持相对静止;然后发令员鸣枪。
并不复杂。
那为什么速滑起点的争议就没有那么多呢?
是因为这个表达更不容易产生理解偏差么?
还是因为,运动员在起点所冒的风险,和带来的回报,速滑和速桩不在一个量级?
假设同样在起点获得0.1秒的抢跑优势。
张三,速桩成绩4.3秒,则0.1秒带来了2.3%的优势;
李四,速滑200米成绩18秒,抢跑的优势是0.5%;
这种优势上的差距,并不能解释为什么速滑起点的判罚争议远小于速桩。
但不管如何,至少速度过桩的规则,有这样两种可能性:
  1. 起点判罚和争议越来越多,可能规则需要适当更新;
  1. 如果不同的裁判有各自的理解,可能规则文字表达存在歧义;

关于运动员

对于越来越多的判罚和争议,运动员需要尽可能了解引起判罚和争议的是什么,如何才能避免?
因为指责规则有缺陷、裁判员判罚不公……并不能解决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完成赛前制定的计划,才是最佳选择。
  • 教练、领队和运动员要多了解规则,知道引起判罚和争议的,可能有哪些情况,并在日常训练时就尽可能避免;
  • 每位裁判员都有自己的风格。及时发现不同裁判员的执裁习惯,并做出针对性的调整,也许也是教练领队必备的常规能力。

Hi,我是大狼,如果本文对你有启发,欢迎留言、点赞和在看呀~~
#完成
轮滑&规则
  • 速桩
  • 从运动员没赶上检录聊起教练员职称证书是什么?2023上海滑板教练员职称申报倒计时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