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pdated by
Oct 1, 2023 01:17 AM
场地考察
赛前了解竞赛场地的情况,是必要的一环。
通常要了解的场地情况包括:
基本情况
- 场地大小,形状、地面、是否有坡度,等;
- 电源位置;
- 场地开放时间;
- 停车场情况
- 对防疫防控的要求;
如果室外场地
- 日出日落时间;
- 阳光照射方向,(可能影响速桩);
- 当季的风速等天气情况;
- 是否有室内备用场地;
区域划分
- 竞赛区和训练区,及进出通道;
- 评分席、工作席、检录区、观众区、选手等候区、教练区、嘉宾区、医疗区;
- 背景板、主席台、颁奖区、大屏幕等的位置;
- 音控台的位置,室内有时需解决声音死角情况;
- 各区域之间的隔离、通道;
其他
- 如果白天没比完,是否提供灯光;
- 场地与各酒店的距离、交通;
- 如使用备用场地,运动员的交通、赛场设施运送等;
- ……
上述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去了解。
如果能去现场查看是最好的,如果不能的话,委托有经验的人去看,或者根据需要索要场地视频、照片等。
有必要的话,甚至需要请赛场当地水平较好的玩家去实地滑一下。

编制竞赛时间表
比赛一般有大会日程表和竞赛时间表。
大会日程表
简单说明每天的内容。
比如这样的表:

或者这样的表

竞赛时间表
详细列出了各小项、各组别的比赛日期、时间。
这也是运动员和裁判员在比赛中看的更多时间表。
根据要求和编制时间节点的不同,竞赛时间表也分为两种。
临时竞赛时间表
在还没有获得运动员人数的时候,有时就需要提供一张竞赛时间表,各部门根据这张表提前安排对接工作。
这种竞赛时间表,制作相对简单。
比如,假设这次比赛的参赛人数(参见《估算人数与时间-裁判长修炼2》中估算的人数)如下:
- 花桩:100人次;
- 速桩:100人次;
- 趣味项目:250人次;
那么一张临时的竞赛时间表可以是这样的:

说明
自由式轮滑比赛有固定模式。
在一块场地上,通常是一个小项结束以后再进行另外一个小项,很少出现几个小项混合着比。
比如,如果先比花式绕桩,那么所有组别的花式绕桩结束后,再开始下一个项目。
这是因为,切换小项,除了改变场地布置,运动员也要“切换模式”,这种频繁切换,除了工作量和时间量的增加,也不利于运动员出成绩。
所以临时时间表可以做的很简洁,能看出比赛是怎么进行的就可以。
完整竞赛时间表
报名截止以后,有了运动员及报项的数据,就能编制比较精确的时间表。
在秩序册上公布的,一般也是这种竞赛时间表。
无论之后竞赛时间表是否有改动,都会在教练领导会议上通知。
这种竞赛时间表的编制方法会复杂一些,之前曾单独出过一篇,可查看:《这四个步骤,做出竞赛时间表》。
编制竞赛时间表,所有可能影响到时间安排的信息都需要收集。
包括前面提到的场地开放时间、(室外场地)日落时间、酒店至赛场的交通情况、是否有开幕式和闭幕式、每天颁奖还是一次性颁奖……
此外,分组方法也影响竞赛时间表,比如花桩预赛分组方式、刹停或花式对抗的小组淘汰模式,等等。
(待续)
Hi,我是大狼,如果本文对你有启发,欢迎留言、点赞和在看呀~~